圣经中有一个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一群只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大洪水”之后从东方来到了示拿(希伯来语:שנער)地区,并决定在这修建一座城市和一座“能够通天的”高塔;上帝见此情形就把他们的语言打乱,让他们再也不能明白对方的意思,并把他们分散到了世界各地。
这座“通天的塔”又叫做巴别塔。这个故事看似荒诞,如果当做寓言来理解就很有趣了。故事中彼时的人民都使用同一种语言,所以能够合作构建宏大的工程;而故事中的神将语言切割得支离破碎,使每个群体拥有不同的语言,人民故无法再进行合作。
这个故事是关于“沟通与分裂”的。沟通则齐心协力,挑战不可能;当无法沟通之后,人类就割裂成一个个子集,分崩离析。
沟通的基本元素是表达和倾听。抛开宏大的叙事,在个体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和家人、恋人、朋友相处,想要维护好亲密关系也需要强大的沟通能力。
有一种鲸鱼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
52赫兹鲸鱼(英语:52-hertz whale),是一条在太平洋出没,发出不寻常52赫兹的声音的鲸鱼。由于它叫声的频率比起任何已知的鲸鱼物种都要高很多(蓝鲸的频率为10-39赫兹;长须鲸为20赫兹),因此科学家认为它的叫声一直无法被其他鲸鱼接收得到,所以亦称它为“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The world’s loneliest whale)。
我在生活中、新闻里见到了很多的52赫兹鲸鱼,其中不乏我的朋友,他们品格厚道、武艺高强,但是却因为表达能力太差在职场、生活中处处受挫,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准。本文着重讲一讲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对应的是还有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复杂学问),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从通信角度看,人与人的沟通仿佛两台通信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信号传输需要很多基本的方法,比如编码、解码、纠错、降噪等等,而人与人的沟通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方法论。
背景
信息是通过知识与经验来表达的,而不是文字。将知识与经验作为基本单元,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基本单元,我们表达的信息都要转换成对方的基本单元。在面对背景很不同的人时,一定要将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转化为对方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而不是自己的认知。
比如有次聊工作机会,我需要给学医出身的人讲我的计算机分布式系统知识。有的极客会犯这样的错误:“我复现了 Map Reduce 算法,它是 Jeff Dean 提出的,典型场景是 grep find 这样的操作,可以在集群上实现加速和 fault tolerance;还复现了 Raft 算法,它可以用日志同步状态机,自动进行选举…”。
听众的感受就是“对方用自己听不懂的词解释自己听不懂的词”。这样的场景在专业人士身上屡见不鲜。
而我是这样讲的:“我阅读了过去二十年分布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篇论文,做了比较完整的复现。它们具体是做什么呢?比如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每天要把整个互联网数据下载下来,一台电脑放不下,可能要放到成千上万的电脑上。我们希望快速地分析统计这些数据,这就是 Map Reduce要做的:数据分析;我们希望把数据放到巨量机器上安全高效地增加、删除、更新、查找,这就是 Raft 所要做的:储存数据”。把两篇论文联系到搜索引擎这样的对方熟知的生活场景,对方就听懂了。
这也是区分老师水平的关键,当老师不是自己学会知识就行,需要能从学生的已知出发,一步步引导到这块知识上面,帮助学生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建立关联。
需求
表达一定要考虑对方的需要,而不是自说自话。比如我有一位前同事面试时聊起自己做过的项目,回答印象最深的点说:“克服了对于这个领域的恐惧”,又讲了讲项目里面非常边缘的一个论文。本来是很有价值的一个项目,但是换我是面试官,可能会怀疑他到底有没有做过这个项目。他的表达场景更像是朋友闲聊,面试官希望面试者展现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谈一些闲情逸致。
电梯测试
《乔布斯传》里面有个臭名昭著的故事:
乔布斯在苹果坐电梯时,遇到了一个员工,在电梯里他希望对方讲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员工非常紧张,所以磕磕绊绊,出电梯时他直接解雇了这个员工。
我不认为这种场景真的能看出员工的素质,更多反映的是他的人格缺陷。但是“电梯测试”确实是很有启发的一个表达测试:对于你想要表达的主题,你能不能在三十秒内把它讲清楚?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技术:金字塔原则。
简单说我们需要表达的复杂想法,应该整理成金字塔格式,自顶向下,从要点到要点里面的细节。如果提前将自己的想法准备成金字塔结构,那么遇到需要快速表达的时候,直接将最顶层的要点摘出送给对方,当对方想要了解某个要点时,再将这个要点的细节托出。从计算机的角度讲,想法的数据结构其实是一个“树”,本身是递归的模式。
观察一下,本文是否严格遵循了金字塔模式?
实际上我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草稿纸写出顶层的要点,然后再补充具体细节的。
例子和量化
之前看一个 Ted 演讲。作者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上做了一个实验,问关注者:你觉得可能(probably)具体的概率是多大?关注者们回答从 10% ~ 75% 不等,这就是抽象带来的问题。
人类语言中有很多词汇是抽象的,很难具体对应到现实中的事物。比如和善、高效、轻松,具体的词汇就很好理解:苹果、电脑、手机。在表达中如果有抽象的词,最重要的就是给出具体的例子和量化来。我在思考如何表达一个抽象概念时,最耗费时间的环节就是寻找精准的具体例子。
量化:比如有次问一个前同事新公司加班情况,他说有的人有时加班。我的感觉就是这个回答可以用于任何公司。而我自己之前找工作,都会问几点到几点,是否双休,每天有多少人会迟于下班时间离开。其中也遇到一些中国特色幽默的段子,比如问及加班对方称“我们公司不加班“,问及量化对方又说”所有的同事都996式工作”(我的同事补充说他每天到点就走,所以不知道公司的人是否加班,所以才这么回答,但是依然这样的回答也比“有的人有时加班”信息量更大,后者的信息量接近于零)。
例子:我很喜欢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他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精神力量。如果我说他热爱电影且有创造力,听起来就很虚。但是举例子就不一样了。比如他大学刚毕业无法进入电影行业,就白天做卡车司机,下班后写剧本、画场景构思图,还搬到了南加州大学旁边为了借图书馆视觉特效的书籍,同事都称之为“谜一样的卡车司机”。这样每个人就都能有一个很具体的感知。
刻意练习
如果要评论一个21世纪的十大常识,我一定会把刻意练习列入其中。
舆论中经常会争论天赋与努力的重要性。最常见的论点就是见到一个人专业技能非常非常厉害,觉得“普通人追不上”,所以这是“天赋”。这就像把任何无法理解的天文现象归功于雷公电母,任何理解不了的能力统一叫做“天赋”就行了。属于智识上面的严重匮乏。
刻意练习是心理学家 Anders Ericsson 提出的一个理论,就是高手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训练方式,而不单单是传统认知上的训练量或者天赋。这种训练方式有很强的的规律性,叫做刻意练习:
- 具有清晰的目标。比如随意发表一段言论,和为了锻炼表达能力,刻意运用金字塔原理表达一个想法是不一样的。
- 具备反馈。讲完这段话后,要根据对方的表情和后续的提问观察自己是否表达清晰,如果达不到就要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
- 专攻薄弱点。比如讲不清专业知识,就多训练专业知识表达;做不到当众多人讲话,就多训练这方面。
Anders Ericsson 特意为刻意练习写了一本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深入阅读。
预演
预演是运动学中很常用的技巧,也可以用在表达训练上面。
比如篮球运动员会模拟在体力耗干的情况下投篮,甚至投篮时教练还会使用道具模拟身体对方。只有模仿场上的真实压力,提前做训练,把动作内化才能保证流畅发挥。
很多重要的问题也可以提前做一些规划,比如我怀疑外交官的攻辩就是针对各种可能问到的问题提前做了准备,到时候直接背稿子就行。而现实中的一些讲话,也可以提前几秒钟打一个腹稿,自己心中默念一遍,很多时候就会发现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第一次在公司演讲效果很差,根本没有把他想讲的知识传播给听众;第二次演讲时他就做了很多改进,其中一条就是提前花一天写了逐字稿,他的感受是虽然事前觉得想得清楚,但写逐字稿时却发现当场不知怎么用口头语言描述。写完逐字稿后演讲时就很顺畅,获得了满堂彩。最后这个演讲公开放到了视频网站上还收获了好几万的播放量。
我16岁时了解了巴别塔这个寓言,数年间频繁苦于不知如何与人交流。自己的很多想法都混乱、模糊,觉得自身就像漂浮在一座孤岛上。最神奇的一次经验是当我能够非常清晰地用语言表达出大学时内心的焦虑与困惑时,它们瞬间缓解了一半,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表达是深不可测的领域,我们实在是所知甚少。某种程度上讲,我为这篇文章积累了将近十年,希望这期间的沉淀可以帮助到你。